金沙(China)娱场城-官方网站-App Store

媒体聚焦|金沙娱场城官网把脉开方“深港科技+” 建议成立普惠政策性深港合作科创基金
2022-10-31
|
媒体聚焦

10月27日,深圳市政协围绕“深入推进深港科技+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进行专题协商。“深港科技+”究竟加什么?怎么加?委员们纷纷“把脉开方”。

 

应将河套合作区

“两园”变“一区”协同发展

 

充分利用重要区域、重大平台推动深港科技合作,是委员们建言的焦点。

 

“北部都会区承载着香港国际化和自由市场的优势,将为深港两地资源优化配置、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支点和重大的发展机遇。”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春建议,要积极对接北部都会区,系统打造湾区发展新引擎。积极打造集科技创新、优质生活、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科技城、智慧城、教育城、医疗城、文化城、体育城。针对协同打造科技城,张晓春建议,充分发挥香港和深圳的科技创新优势叠加,引进全球的科技组织、科研机构、大型科技企业,打造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围绕前沿技术展开合作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支持深港科技协同创新,积极引进全球优秀科研人才,探索两地人才的常态化交流新模式。“建议依托‘i深圳’等平台及香港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一站式’跨境公共服务专区,为深港两地科研人才及创科企业提供更好地咨询和配套服务,吸引深港亟需的人才在北部都会区发展。”

 

“前海深港科技合作应突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市政协委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刘仁辰认为,推进深港创新生态链,促进深港创新要素跨境融通,打造深港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已成为前海科技发展下一阶段的战略目标。为此他建议要激活总量,支持国内龙头企业创建国际化创新中心;提升存量,支持外资企业设立技术研发机构;引进增量,支持跨国企业及机构设立成果转化平台。

 

河套是深港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市政协委员、宁波银行总行网络银行部总经理张群认为,深港“两园”应最大限度对接国际科技创新规则,在深圳园区内参照实行现有的香港及国际通行规则,如招商模式、管理模式、体制机制上可以完全参照香港模式来做,从统一管理体制机制、打破制度鸿沟出发,将河套合作区的“两园”打造成实实在在的“一区”协同发展,打造一套不同于以往任何高新产业园区、特别合作区、自贸区、经济发展特区等各种形式园区的制度设计。另一方面,张群建议,可组建一支涵盖学术界、产业界、资本界的专业孵化团队,从香港高校、实验室挖掘一批全球尖端项目,导入职业经理人,开展研发培育、团队搭建、吸引外部投资等一系列活动,实现香港科技成果的标准化、批量化转化。

 

光明科学城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截至2022年4月,香港和中科院16个研究机构共建了联合实验室,如何整合16个实验室的科研项目资源,将科研成果的转化留在深圳是亟需思考的问题。”市政协常委、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认为,可以利用中科院和香港建立创新研究院的平台基础,拓展成立科学中心合作平台,进一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教资源集聚地,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提供国内国际多元科教力量。同时,他建议在光明科学城建设虚拟国际科学中心,通过功能性开发,提供会议场地支撑服务,搭建初创企业融资平台,创造成果、转化匹配对接条件,搭建中试基地、初期开发转化基地等举措,引导国际优势教育资源汇聚光明科学城,实现以香港为跳板走向世界,以香港为窗口吸引全球创新成果来深落地转化。

 

·

设深港科技合作专项资金

吸引香港科研项目“过河”

 

深港科技合作,资金支持是重要一环。

 

樊建平认为,当前深港科教合作缺乏相应资金支持,因此他建议成立深港科技合作专项资金,聚焦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医疗器械等,面向深港两地前沿科研项目开放申请。“这有利于吸引香港科研项目带着科研资源、研究基础‘过河’到深圳寻求联合申请,进而将项目成果留在深圳,转化机会给深圳,发挥辐射带动能力的创新极,推动深圳产业发展。”樊建平说。

 

“深港合作模式从产业转移到优势互补,再到双向赋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迈进,金融科技合作将在最新的合作模式下发挥最重要的支撑作用。”市政协委员,金沙娱场城官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苏华建议,深港两地政府或授权相关机构联合出资成立普惠政策性的深港合作科创基金,推动深港专业人才与金融资本的深度合作和互信共赢。基金目标投资项目包括,作为天使基金孵化投资早期项目、助力深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及争取作为战略性投资基金,投资重大战略科技项目,落实国家重大科技发展规划。

 

“统一合理的政策扶持,是两地高校科研实现有效合作的前提之一。”市政协委员、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朱迪俭认为,当前经费“过河”使用已经实现,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困难,这也源于内地和香港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差异。因此他建议优化跨境科研经费相关政策,促进资金要素流动规则对接,完善经费管理、项目管理、结项评估等机制,统一深港步伐,并考虑设立深港科研协同专项资金,适当放宽经费限制,简化经费申请审批流程,推动跨境经费高效使用。

 

·

深港携手解开AI芯片“卡脖子”的手

 

“在AI领域,深港两地特点鲜明,高度互补,两地应在算法、算力、数据和应用场景上积极携手,实现人工智能发展新突破。”市政协委员、平安集团执委兼首席科学家肖京说。

 

肖京认为,目前,国内人工智能应用高度依赖国外的人工智能框架和系统软件。相较于国外的主流框架,国产AI框架生态不成熟。同时,我国对源自国外的系统软件框架在技术生态上也有较深的依赖,这成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一大“短板”。因此开发自主AI框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肖京看来,深港可共同打造AI框架生态。“深圳的国产深度学习框架MindSpore可与香港科学计算、量子计算、基因工程、生命科学等更多前沿产业进行融合创新,同时共建国际化的人工智能服务发展社区,维护良好的国际社区环境,共同推进代表性项目。”

 

在算力方面,肖京表示,当前,国产智能芯片和智能传感器存在短板,作为AI生产力的算力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因此,AI芯片的产业链自主化势在必行。为此,他建议,由大型企业牵头RISC-V(基于精简指令集原则的开源指令集架构)生态建设,深港合作突破国产AI芯片,携手解开AI芯片“卡脖子”的手。

 

·

共建“数据交易交换中心”

让深港数据流动起来

 

“积极推进深港双方的跨境数据交流,能够探索跨境数据的交易和交流方式,并且打造安全可信的数据计算环境。”张晓春提出深港协同打造智慧城,探索制定深港两地跨境数据交换规则及数据跨境分级分类监管规则,完善跨境数据监管模式,搭建数据要素流通监管平台,面向深港跨境贸易、深港联合科研等数据需求,提供“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安全可信数据综合开发利用环境,促成数据要素跨境便捷流动。

 

针对数据跨境流通困难以及数据要素流通安全与计算之间的矛盾这两个问题,肖京建议深港共商数据治理的准则和规范,建立数据自动化标注平台,打造深港融合的数据治理平台生态,以及打造一个深港融合的计算平台,打通深港两地政务数据的共通共享,并打造数据跨境流动沙箱。

 

市政协委员、易视智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卜夫将海量的数据比作类似汽油的能量源。针对深港数据流通,他建议,可以采用核准制,针对某一些机构、企业、个人进行核准,建立白名单,针对白名单上面的目标扩大访问国际互联网的授权,从而加速数据要素的流动。同时,他建议,充分发挥前海、河套合作区独特的“跨境、跨制度、跨关税区”优势,深港携手共建“数据交易交换中心”,完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

 

市发改委针对委员提出的建议回应道,深圳已经在河套建设了数据交易平台,成立了深圳数据交易公司,开展跨境数据交易。下一步将在制度、交易系统和体系方面进一步探索和扩大交易规模。

 


XML 地图